对于金融市场而言,风险总是如影随形。
有黑天鹅的一飞而起,也有灰犀牛的“野蛮冲撞”;有系统风险的无所不在,也有经营风险的突然袭击......
一叶不可障目,但一叶能够知秋。
处于风险控制“最前沿”的尽职调查,就担负着立足现象、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重任。
最近,兴泰保理开展“清风之约”廉洁活动,启动“联合尽调”。于是,我作为一名纪检人,开启了一次与保理业务的“亲密接触”。
9:00 出发: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上午,在公司领导的带队下,我与业务、风控的几个“小伙伴”们驱车来到了一家信息科技公司。这次既是来了解尽调流程,也是想开拓自己的视野眼界。
出发之前,我已提前收集好资料进行了解。我初步判断,这是一家国内首批获得“无车承运人”资质试点企业,“小而精”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应为该企业的经营方向。通过十余年的业务积淀,通过自有的网络货运平台和大数据、区块链等核心技术,该企业掌握着行业海量数据。也正是因为具备这些难以取代的“核心竞争力”,该企业不乏大型金融机构的青睐。
对客户企业而言,目的是引入金融力量,维持自身生存、扩大发展规模;对融资机构而言,根本是确保资金安全,规避明显问题、觉察潜在风险。两者互利共赢,也“斗智斗勇”。集线上的数据搜集、线下的实地勘验为一身的“尽职调查”,就承担着还原事实的作用,是从业者不得绕开的必经之路。
9:43 到达:纸上得来终觉浅
1.初相见:科技感十足的企业
现场,专门的独栋式办公大厦,可供员工休闲的运动场所,被车辆挤得满满当当的露天停车场......尽管外观与大型制造业企业无异,但掩盖不住的科技气质依然迎面而来。“扫脸”出入的门禁系统、具备现代化风格的企业文化墙、科技感凸显的荣誉展厅,都在提醒着我们不能依据表象仓促得出结论。
在与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交谈中,我们也得知该企业目前已有800余名员工,线上、线下业务流程的人员配备较为充足。其中,占总人数1/4的技术团队,对网络货运数据的利用提炼、“互联网+物流”平台的运维开发都有着“从量变到质变”的推动作用。
2.深交流:线上线下缺一不可
谈业务、谋发展之前,首先需要明规矩、守底线。在会议室,公司领导向对方发放了《廉洁告知书》,强调了兴泰保理廉洁从业的具体规定,希望共同携手,一同营造公平、公正、廉洁的商业环境。
在接下来的深入交流中,我们发现,由于能够确认贸易的真实性,一些保理商已经围绕平台物流企业与货运司机存在的应收账款,联合该企业设计了相关保理业务产品。
“融资机构看中的就是我们对第一手行业数据的整合能力,商业保理企业也不例外。”技术团队负责人坦言,公司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线下资源与线上数据的相互融合。为构建稳固可靠的风控模型,他们选取了100多个大、中、小型物流企业,在综合比较其财务水平、经营能力、业务模式后,为融资方提供相应的授信额度参考,通过“白名单”“黑名单”的设置,基本能确保零坏账。
“每一个线上数据,都得以线下调查作为补充验证,线上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在金融科技风起云涌的今天,线下调查的“最后一公里”绝不是“隐秘的角落”。
3.再探讨:信息技术的自预警
信息技术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的“高大上”,很美、很远、很朦胧。但就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它就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
数据的“蝴蝶”扇起翅膀,系统的“大海”也会波涛汹涌。从货运的对接与匹配、车辆的定位与轨迹、运单的跟踪与查询、回单的签收与核销,一个清楚明晰的物流过程可以被完全还原。
“单笔运单出现金额的大幅波动,系统就会提示,我们就会看检查,看看究竟是因为货物种类发生了变化,还是有伪造贸易的行为存在。”在现场,对方通过电脑端和手机端进行了操作:监控层面,可以通过对在途车辆的监控,随时了解运输业务动态;回看环节,可以查看、回放车辆轨迹,锁定各个关键节点;预警方面,承运人如在运输途中偏离预定路线超过50公里,或超过三次无法定位承运人的位置,平台系统也会发动警报。
11:30 结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此次“亲密接触”,让我受益匪浅。无论是拓展外部业务,还是规范内部流程,全面细致的线上“绘像”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结合“纪检人”的老本行,个人感觉,集团公司正大力推进的“智慧纪检”,与我所目睹的平台正有共通之处。
一是具有不可篡改力。数据一旦“跑起来”,其运行轨迹就会形成完整闭环,建立“静态记录、动态管理”的有效机制。
二是具有可追溯力。无论是重大事项决策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还是车辆运行的起始、途中、终了状态,均可实现在线监督、实时查看的全流程管控。
三是具有数据分析力。数据、流程上有“非正常”情况的出现,系统均可进行“红黄绿”灯预警并提示风险点,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影响。
信息科技,要以数据来说话;纪检工作,要以事实为依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交叉验证,既能提升经营质量,也能防控廉政风险。(曹承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