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0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共同举办了“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启动仪式,粤港澳三地同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香港特别行政区...
2021-11
10月经济数据本周将陆续公布。专家分析,四季度到明年初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宏观政策方面要做好跨周期调节,并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支持力度,做好政策协调,确保明年经济平稳开局。 不确定因素仍存 专家认为,疫情散发、物价结构性上涨等多方面问题仍需高度警惕,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也仍然...
中国人民银行11月3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1年香港金融科技周上发表视频演讲时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完善金融领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并加大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力度。同时,要在充分保护个人信息的前提下,探索实现更加精确的数据确权,更加便捷的数据交易,更合理的数据使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科技...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5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98和2.91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9%。 下一步,推进绿色金融发...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措施,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此次政策的具体措施体现出助企纾困政策覆盖面越来越全面、具体,越来越有针对性,有利于切实减轻企业压力,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在具体措施上,对今年四季度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现的企业所得税和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
为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保障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具有充足的损失吸收和资本重组能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办法》回答了记者提问。一、《办法》出台的...
为进一步增强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健康性,保障我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具有充足的损失吸收和资本重组能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财政部制定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国务院同意,现正式发布。《办法》共七章四十一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建立了...
人民银行统计,2021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9.46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6.72万亿元,同比多增4624亿元。一、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速回升,短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升幅较大2021年三季度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2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1.1%,...
2021-10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7.4%,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5.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维持较高的增长态势,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的特点。 ——18.6万亿元的背后,是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小微经营主体。 广州“90后”店主马...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城商行工作委员会发布《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城商行在2020年规模稳健增长,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主要效益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风险抵御能力增强。截至2020年末,城商行总资产4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较2019年末上升1.7个百...
一、债券市场发行情况9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46229.7亿元。其中,国债发行5575.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378.4亿元,金融债券1发行6903.4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2发行11531.3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020.7亿元,同业存单发行13252.7亿元。截至9月末,债券市场托...